您的位置:
四、中小企业营销渠道发展的对策
(一)以扁平化为方向的营销渠道策略。
1、结合电子商务的应用,针对目标客户(消费者)采取网上直销和“一对一”营销策略。采用电子商务营销,需完成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平台。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电子商务和网络卖场规划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和保障。二是推广广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推广体系是电子商务营销的巨大推动力和促进力。三是销售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销售管理,对老顾客、发散性顾客的营销,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以电子商务使营销渠道更加扁平化,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和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利润,同时能够给终端的消费者(用户)带来更多利益。
2、采用直接面对用户(消费者)的零阶渠道策略。(1)拥有极高品质的产品或需要特殊信息和建议的产品通过企业向终端用户直销,可以使用户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初期调整产品组合和营销组合。(2)如果企业要求在产品促销和用户终端方面拥有高度的控制,那么与终端客户面对面直销被认为是一个可行的渠道结构。(3)中间商的可用性和成本因素的相关性十分明显,如果无法找到适宜的中闻商,且使用他们的服务成本太高,那么实力有限的小企业就很有可能选择自己直接面对终端用户销售。
3、实行“逆向渠道”策略,重视终端经营。由于终端市场是整个销售通路的出口,产品只有占据终端市场,在销售点上与顾客见面,才有可能被顾客购买。所谓逆向模式是根据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和产品特性,从营销渠道的末端开始,向上考虑整条渠道的选择:弱化一级经销商,加强二级经销商,决胜终端零售商;通过加强各环节的协作,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与正向模式相比,逆向模式有利于实施名牌战略,有利于发挥渠道成员的协同作用,真正体现了使“顾客满意”的营销目标。
(二)发挥传统渠道优势,再造供应链。
1、中间商的选择。发挥传统渠道的稳定优势,最重要的是选择中间商。中间商的质量决定渠道整体的质量,影响渠道效率。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中间商、选择渠道成员有一定的标准(经营实力、信誉、合作精神等)。但很多中小企业在选择经销商时都会在小经销商与大经销商的选择上徘徊不定,因为大中间商实力雄厚,势必讨价还价引发中小企业渠道控制权方面的威胁;小中间商则实力太弱难以担当开拓市场的重任。因此,中小企业最好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且全力以赴的中间商。这些经销商应同企业一样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双方都有保持稳定关系并取得迅速成长的需要。对发展有共同的动力,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2、激励中间商的措施。在经销商选择完毕后,企业还应建立一系列的渠道管控机制,其中包括经销商奖惩措施和对他们的评估与调整。(1)理解中间商。对于中间商来说,首先是顾客的采购代理人,然后才是厂家的销售代理人。中间商也选择厂家,中间商是否经营一种产品主要考虑期望利润的大小;厂家只有给中间商优惠条件开拓市场,并把风险降到最低,中间商往往才会接受。所以,厂家应该站在中间商的立场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心的问题,才能取得中问商的合作。(2)正确使用渠道权力。在处理与中间商的关系时,厂家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权力形式:强制权力、报酬权力、法律权力等。在中间商紧密依靠制造商的情况下,使用强制权力是相当有效的,但实施压力会使中间商产生不满;使用报酬权力通常比压力效果更好,但开支过高,加重中小企业负担且易出现效力递减问题。(3)激励方式。中小企业在和中间商的合作中,大多数采取各种正面奖励,例如特殊优惠、各种奖励、合作广告、陈列津贴以及销量竞赛等,但有时也会采取降低毛利,减缓交货或者终止关系等制裁措施,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厂家不容易真正了解经销商的需要和亟需解决的潜在问题。(4)赊销的控制。中小企业在销售时,总是面临经销商的“赊销”要求。如果赊销但后续可能出现的资金回笼不及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问题;但如果采用现款销售,企业又怕得罪了经销商,有产品卖不出去的顾虑。因此,加强对赊销的控制,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畅销品,建立自己的品牌。另外,厂家在将产品卖给经销商后,还应帮助他们卖产品,并给予足够的指导。
3、再造供应链。再造供应链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企业要精心挑选供应商,通过收购、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与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关系,使供应链变得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只控制核心能力,而将非核心能力的业务虚拟化,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即对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整合。21世纪已经进入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阶段,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合伙者形成物流、信息流的无缝连接,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整合他们的能力,以达到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快速反应。
(三)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可依赖的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CRM)源于“以顾客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销售、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工作部门。CRM作为一个专门管理企业前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提供了一个利用各种方式收集和分析客户资源的系统,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战略模式。它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以客户为主的外部商业关系资源,扩展新的市场和业务渠道,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赢利能力。
此外,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竞争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与国外合作者建立起长期可依赖的关系,采取“双赢”战略,才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赢得市场。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建立持久的、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当地企业合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市场占有,更要为对方提供广阔的赢利空间,从而使本企业的利益深深根植于当地企业的利益之中。
(四)以经济性标准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
从理论上分析,渠道最基本的类型可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渠道是企业自己建立的,对于企业来说是“实”的,企业之所以愿意花力气,耗财力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是因为这样便于进行市场调研,反馈信息,可向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加强对产品线和产品价格的控制,有利于维护企业声誉和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但其不足之处:建立渠道支出大、耗人力、财力、管理复杂。与之相对,间接渠道是鉴于中小企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有限而产生的。基于间接渠道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两种:渠道联盟策略和渠道借用策略。
1、营销渠道联盟策略。渠道联盟是指在区域内各行业中,将各中小企业上下游组织一体化,共享资源。例如,在联盟成员相互间给予系列的协议支持,如资金支持、货源支持、运输支持、品牌支持、管理支持、终端支持,费用支持、策划支持、宣传支持等,形成紧密型的战略伙伴、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各中小企业成员遵守游戏规则,将各种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形成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物流畅通的良性效应。
2、营销渠道借用策略。营销渠道借用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不直接发生关系,而是通过中间销售环节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该渠道策略下,中小企业不必再投入另建销售渠道。销售渠道原本不是自己的,是“虚”的,但却可以为己所用,为己创造利润。借用渠道的风险就在于,同质产品进入同一个销售渠道时,必须进行差异化操作,例如同一渠道内的产品价格定位等要不一致,而且销售队伍也应分开。否则,难以达到合作的预期。
3、除以上两种渠道模式的选择之外,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关联渠道、与大企业共享渠道、复合渠道等。关联渠道可以通俗的讲为“借鸡生蛋”,借用他人的渠道来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与大企业共享渠道,是关联渠道的一个典型应用。如果中小企业有机会利用大企业的营销渠道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克服企业自建渠道的困难;复合渠道是指企业不只局限于一种渠道模式,渠道构成多元化。复合渠道的好处是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渠道互相弥补不足,使产品快速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结合以上几点,中小企业在进行渠道模式的选择时,渠道的投入产出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新的渠道模式即使是投资成本更低,但如果它不适合达成必要的销售目标,那它就是不经济的。反之,一个传统经销渠道即使是投资成本非常高,如果它能达成数倍的销售目标,那它就是经济的。换言之,渠道模式的选择不能仅用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来衡量,还应考虑销售目标能否实现,能否达成良好的经济效果。
五、中小企业营销渠道建设的原则
1、低成本原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的限制,不可能有像大企业的渠道投入。但是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渠道建设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资源,达到“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效果。这里提出“有效渠道成本”的概念,即使渠道的投入成本比最大,使企业达到拓展渠道、占领市场目的的合理成本.中小企业在遵循低成本的原则并不是要选择使营销成本最低的渠道,而是确定有比较合理的“有效渠道成本”的渠道。
2、有效性原则。中小企业要明确各种渠道的优势和劣势,保证渠道与产品配比。在规划市场渠道结构时,除了要考虑市场容量、顾客需求、产品特征等一般性影响因素外,还应考虑渠道层次关系,减少无法实现增值的环节。
3、弹性原则。在设计渠道结构时,中小企业要充分考虑今后发展因素,不能局限于一种或几种的渠道模式。要以变应变、变中求稳,尽量保证企业在与渠道中间商打交道时不丧失主动权,并逐渐建立起自己必要规模的营销网络。